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布病流行季 防护应加强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4-05-24        打印文章       字体:[        ]



布病流行季

防护应加强




布病(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又称为“蔫巴病” “懒汉病”。




认识布病

传染源:患了布病的羊、牛等家畜为主要传染源。


易感人群:人类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养殖畜牧者、屠宰工人、兽医以及牲畜贩运、皮毛和肉奶加工者。


流行季节:布病流行也有明显季节性,羊群布病流产高峰期在2-4月份,人间发病高峰期在4-5月份,各地因家畜贩运、屠宰、剪毛等活动与病畜接触增加会出现不同的流行季节。


流行现状:布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甘肃省近几年报告发病率增长趋势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我省牛、羊养殖规模逐年扩大;

2.家畜调运频繁,市场贩运活跃,流通环节监管难;

3.家庭养殖饲养方式落后,个人防护意识淡薄;

4.养殖户对病畜强制扑杀配合度低;

5.监测系统日趋完善,病例发现能力提高。




布病流行季

养殖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进入圈舍须佩戴口罩、穿戴工作服、胶鞋、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吸入含菌灰尘,避免直接接触病畜及其排泄物、分泌物;



2.工作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消毒,禁止吸烟、吃零食,合理佩戴防护用品;

3.工作完成后,先用手消毒剂消毒,再用肥皂和清水冲洗;

4.工作场地应及时清扫消毒;



5.皮肤、手臂如有刮伤、破损,要及时冲洗消毒、包扎;

6.入职前要体检,必要时留存本底血清,上岗前开展职业防护教育;

7.布病高危人群每年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布病应及时治疗。





GSCDC


撰稿:王平贵

校对:周煜皓

审核:陈发青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