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道“安检”---足跟血的小秘密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4-02-01        打印文章       字体:[        ]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试问哪一位宝爸宝妈在整个孕期没有期待过自己的宝宝是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小酒窝、大长腿、外加智商情商双商绝对在线呢。可是这些美好的期许统统在出生的那一刻,化为了一个愿望-----我的宝宝一定要健康。


是啊,健康,是人类最朴实、最真诚的愿望,也是最基本、最热切的愿望,作为父母,谁又不想自己的宝宝健健康康呢?


1.jpg


小丽3天前刚刚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新手母亲,早上给宝宝喂好母乳以后,看着宝宝可爱的脸庞,早已忘却了分娩的痛苦和疲惫。这时,新生儿科的护士阿姨来了,接宝宝去做每日的体检和洗澡。等宝宝回来以后,小丽惊讶的发现,宝宝的足跟贴了个创可贴,护士阿姨温柔的向小丽解释,我们为宝宝做了出生后的第一个安全检查,新生儿筛查疾病。疾病筛查?那是什么?面对新手爸妈的种种困惑,别着急,请听下文分解。


2.png


出生缺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天性畸形”。指婴儿出生前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包括先心病、四肢异常、唇腭裂、21-三体综合征、聋哑、直肠肛门闭锁、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我国每年约有90万出生缺陷儿出生,占年出生人口的5.6%左右。出生缺陷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精神痛苦,是婴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将伴随影响孩子的一生。


那么,出生缺陷可以预防吗?当然可以,预防出生缺陷有三道防线。一级预防是指孕前的保健和遗传风险评估,这些措施包括婚前保健、孕前和孕早期保健。二级预防是指在怀孕期间依靠临床检测诊断技术,做孕早、中期孕妇血生化指标、染色体和超声筛查,以减少严重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是指对已出生的新生儿进行早期筛查、诊断、治疗。我们今天所说的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道“安检”,就是三级预防,也就是新生儿疾病筛查。下面将为大家说明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


3.jpg


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疾病筛查是指对大部分引起出生缺陷的疾病进行筛查,如前面提到的先天性心脏病、聋哑、四肢异常等等,狭义的疾病筛查就是为宝宝采集足跟血,对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对这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避免对宝宝造成危害,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这些疾病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等多种遗传代谢病。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非常安全的,不会对宝宝造成损伤,采血部位一般选择足跟内外侧缘,用一次性采血针刺入皮肤2一3mm,使血液自行流出,然后护士阿姨会将采血卡片上的滤纸轻触血滴,使血液自行吸入滤纸中,等待血片自然晾干以后就可以送检实验室啦!


4.png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种简易、快速的血斑试验,通过筛查可以尽早发现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并进行及时的治疗,从而减轻疾病对宝宝的危害。


4.png


是一种新的防治措施吗?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这种手段可检查的疾病也越来越多。新生儿疾病筛查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是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一大举措。


4.png


宝宝看起来很健康有必要筛查吗?


有必要,因为一大部分患有遗传代谢病的宝宝出生时看起来是完全正常的,但在3-6个月后会逐渐出现一些异常表现,如喂养困难、体重增长慢、运动和智力发育落后等。


4.png


家中没人患病宝宝还要做吗?


需要做。虽然父母看起来很健康,但可能携带一些疾病的致病基因,宝宝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患病的宝宝就能被早期发现,及时得到治疗。


4.png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安全吗?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在严格消毒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在足跟内或外侧采几滴血,这个部位没有重要的神经和大血管,因此是非常安全的。


4.png


什么时候进行筛查?


宝宝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进行充分哺乳后就可以采血了,采血时间最迟不宜超过生后20天。为什么要在20天之内呢?因为疾病筛查的意义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所以要尽可能早的发现问题。如果由于一些原因超过了20天仍然没有做疾病筛查的宝宝,仍然是可以做的,并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5.jpg


为了宝宝的健康平安、家庭的和谐幸福,各位新手宝爸宝妈,请一定记得给宝宝做新生儿疾病筛查。希望宝宝们都能顺利通过“安检”,健健康康地长大!


GSCDC


撰稿: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李修晶
编辑:刘蓉茸
审核:陈发青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

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