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时候,医生经常会嘱咐病人在生病期间要“忌口”,到底为什么要忌口?忌口要忌什么?忌口后又该如何恢复饮食呢?今天我们来好好聊一下~
(快速了解本文内容,可至文末查看。)
服药忌口
因为药食同源,传统医学是以药物寒热温凉的不同属性,治疗疾病的寒热虚实,纠正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
传统医学里的药物,寒热温凉的配比是有法度(法则、准则)的,而服药期间如果吃进一些有寒热偏性的食物,会扰乱药品在体内发挥纠正阴阳失衡的功效。
病症忌口
生病期间,因为脾胃功能比较虚弱,再食生冷油腻,会影响胃气的充盛,胃气盛则有助于药力吸收发挥作用;胃气伤,非但不能运化饮食、运载药力,还会导致病情加重或延缓疾病的康复。
现代医学上虽没有“忌口”说法,实际也在沿用“忌口”观念。
例如,现代医学中的“食物不耐受”就是“忌口”形式,并为此研发了检测食物过敏的试剂,规避部分过敏食物。服药品时,也有忌口,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例如:
服头孢时饮酒可出现致死性“双硫仑样反应”;
饮茶可降低药物吸收量,加剧药物在胃肠道的毒副作用;
牛奶可影响金属离子药物吸收,降低牛奶营养价值;
西柚可影响心血管药物代谢,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升高。
对于不同的疾病,忌口程度和食物是不同的。比如胃肠疾病患者不适宜吃生冷食物;黄疸、感冒等患者应该忌食油腻食物;肝火旺的病人较不适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下5类食物是生病期间通常需要忌口的。
生冷
“生”指未经热处理的食品,分为两类:一是无需热处理的食物,如水果、部分蔬菜等;二是需要热处理,但未进行热处理也可以吃的食物,如生鱼片、生腌等。
“冷”指温度偏低的食物,如冷饮、雪糕、凉白开等;或食物性质属于寒性或凉性,如苦瓜、绿豆、冬瓜等。
不难看出,生的东西大多是冷的,而冷的东西不一定是生的。比如冬瓜、苦瓜,煮熟后寒性略有减少,但热处理并不能使其从寒性变为热性。
油腻、黏腻
油腻指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如油炸食品、猪油、肥肉等。
黏腻和甜腻经常“如影随形”,指高糖、高油脂、高热量,难消化、易积食的食品,如甜点、巧克力、沙拉酱、炸糕、奶茶、芝麻酱糊等。
腥膻
指气味强烈的肉食,如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动物内脏、血制品,以及牛肉、羊肉等。
辛辣
指味道或气味辣的食物,如辣椒、青椒、蒜、蒜黄、洋葱、韭菜、香椿、大葱、芥末等,以及啤酒、白酒等各种酒类。
加工食品
尽量少吃非时令、非本地、非天然成熟食品,以及罐头、零食、饮料等加工食品。
生病期间,脾胃功能往往较差,食欲减退,如果勉强进食,或进食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反而不利于疾病恢复。建议病中饮食注意食物的质和量,同时做到一日三餐有规律。
很多人觉得病刚好,应该大吃特吃,争取把营养补回来,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病愈之初,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邪气还未全部祛除,如果饮食不节,多食和过早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可能导致疾病复发,这种情况被称为“食复”。
病后饮食的种类和数量都应有所节制,摄入量应从少到多,食物质地宜从稀到稠,食物种类要从易消化的吃起,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为什么生病时要忌口?
传统医学讲究药食同源,可食用的药物也具有药性。且生病期间,因为脾胃功能比较虚弱,再食生冷油腻,会影响胃气的充盛,胃气盛则有助于药力吸收发挥作用。
现代医学中的“食物不耐受”就是“忌口”形式。
要忌口的食物有5类:
①生冷
②油腻、黏腻
③腥膻
④辛辣
⑤加工食品
忌口后怎么恢复饮食?
建议病中饮食注意食物的质和量,同时做到一日三餐有规律、切忌大吃特吃。
来源:
生命时报
校对:
刘蓉茸
审核:
何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