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蜱”一下,要小心(夏天户外如何防治蜱虫叮咬)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4-06-19        打印文章       字体:[        ]
“蜱”一下,要小心(夏天户外如何防治蜱虫叮咬).jpg



“蜱”一下

要小心



随着气温升高

逐渐进入夏季

正是蜱虫活跃的季节

很多朋友选择

野外游玩、露营

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

什么“小小景区,轻松拿下”

皮一下是挺开心的


但是 稍不注意

被蜱虫叮咬

有可能就变成了

“蜱”一下,要小心!



一、蜱虫的特点


蜱(pí)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爬子等,是一种体型极小的节肢动物寄生虫。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我省蜱的活动高峰为4~9月份,冬天基本不活动。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吸人血。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


二、蜱虫的危害


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严重可发热伴血象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全身酸痛、不适,肝、肾功能损伤甚至衰竭,蜱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传播多种疾病,蜱虫可以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发热板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三、一旦被蜱虫叮咬怎么办?


被蜱虫叮咬后,不能硬拔!更不要“暴力”拍打!蜱虫挣扎过程中分泌有害物质,生拉硬拽有可能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假头(颚体)留在皮肤内引发感染。


正确的做法是先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稍稍等上几分钟,再用小镊子贴近皮肤的位置轻轻夹住蜱虫头部,左右轻轻摇晃松动,然后从垂直皮肤方向把蜱虫拉出,防止蜱虫头部残留在皮肤内;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拔出后,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到医院寻求经验丰富的医生处理。


特别提醒大家,被蜱虫叮咬后,只发现皮肤上有红包,并没有发现蜱虫,但是出现发热、乏力、头疼等身体不适的症状,要尽快就医,观察诊断是否感染相关疾病。


四、个人防护


1. 去户外,一定要全副武装,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长时间坐卧。尽量穿浅色的长衣长裤、佩戴严实的帽子、扎紧裤腿、少露出皮肤,野外归来一定要及时更衣,检查衣物上是否附着蜱虫。


2.涂驱虫产品。裸露的皮肤、衣物和帐篷可涂抹、喷洒驱避剂。


3. 全身检查和清洁。游玩后及时洗澡,检查皮肤褶皱、薄弱部位有无蜱虫附着,观察有没有小红点、肿包等情况。





GSCDC


撰稿:张海亮

校对:周煜皓

审核:陈发青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