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夏季这些疾病要警惕!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4-05-23        打印文章       字体:[        ]



夏季这些疾病要警惕


声声蝉鸣,沙沙树响

夏日奏起了美妙的交响曲

小伙伴们是否准备好

度过一个狂欢的夏天呢?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

头晕、腹泻、胃胀等

夏季常见病

也悄然而至

如何预防夏日疾病?

这份健康秘诀送给你!




01

肠道疾病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食物容易变质,而且夏季也是蚊虫繁殖的高发期。因此,夏季是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症状严重的可出现高热并伴有感染性休克。


如何预防

1. 注意储存食物时的保鲜,不吃隔夜的剩饭剩菜,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和加工食物前勤洗手、勤消毒;

3. 保持良好的居家环境卫生,注意防蝇、灭蟑。





02

呼吸道疾病



夏季潮湿闷热,汗液大量排泄,容易受到夏热邪气的侵入,加上夏季食欲减退、运动减少、抵抗力下降,易出现发热、头痛、四肢无力、咽喉肿痛等症状。空调成为夏季呼吸道疾病的最大诱因。夏季人体多热多湿,并且在高温环境中,毛孔处于张开的状态,此时吹空调或过度贪凉,外来风邪寒邪侵袭,容易感冒。而且空调通风产生的污染物如军团菌、支原体等也容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


如何预防

1. 及时补水,少量多次饮水,一般每次以300毫升至500毫升为宜,必要时饮用少量淡盐水;

2. 均衡饮食,多吃番茄、黄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3. 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清洗空调;

4. 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03

心脑血管疾病



夏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大脑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加上夏季出汗多,水分流失,血液浓缩,血液黏度也随之升高,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尤其患有心脑肺疾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中风,常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律不齐或出现上腹痛、后背痛、牙痛等症状。


如何预防

1. 保持清淡饮食,忌酒戒烟,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

2. 及早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

3. 避暑降温的前提下,坚持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耐力;

4. 善于自我心理调适,保持良好情绪入睡。





04

皮肤病



夏季紫外线强烈,气候干燥,空气中有大量的灰尘、螨虫、花粉、孢子等过敏原,人们容易出现皮炎、荨麻疹、日光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皮损对称发生于躯干、四肢,表现为大片鲜红色斑,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伴有剧痒,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久之皮肤粗糙增厚。


如何预防

1. 避免太阳暴晒,保持室内通风和散热;

2. 勤洗温水澡,勤换衣服,避免汗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 少吃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为宜;

4. 注意防晒保湿,使用适当的护肤品。





05

中暑



在高温、高湿环境或在烈日直射下活动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起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表现为全身疲劳无力,头晕胸闷、心悸、口渴、汗多或无汗、肌肉痉挛,严重者昏迷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

1.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

2. 穿透气性好的衣服,做好物理防晒(如遮阳帽、阳伞);

3.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出汗多时应经常口服淡盐水;

4. 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夏季疾病”进入高发期

大家要科学预防

健康“一夏”!



GSCDC


撰稿:王燕琴

校对:周煜皓

审核:陈发青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