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这一点要重视,但别怕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2-03-20        打印文章       字体:[        ]













预防疫情


这一点要重视

但别怕

科学防疫 丨 人人有责











本该是杨柳飘絮,春风拂面,户外踏青的好时节,可是瞅着疫情通报里每日新增的数字,让不少人“心惊惊”、“害怕怕”。不知不觉间,我们同新冠病毒抗争已是第三年。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版诊疗方案在认真研究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传播特点和病例特征,深入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后对以下几点进行了调整。








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



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同时提高疑似病例诊断或排除效率,要求疑似病例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



根据各地反映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等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病例分类收治措施:

01

轻型病例

针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02

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

针对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



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写入诊疗方案,即: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Paxlovid)和国产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


修缮中医治疗内容



结合各地临床救治经验,加强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增加了针灸治疗内容;结合儿童患者特点,增加儿童中医治疗相关内容。


调整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



国内有关研究显示,处于恢复期的感染者在核酸Ct值≥35时,样本中未能分离出病毒,密切接触者未发现被感染的情况。据此,新版诊疗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中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这次方案调整明确了奥密克戎致病力减弱但传染性高,特效药开始应用到治疗环节。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对病毒的进一步认识,防控工作在逐渐细化,治疗措施趋于更加完善。对于轻症患者集中隔离的措施,既能避免病毒传播,又能节约卫生资源,对患者也是很好的心理安慰,减轻对奥密克戎的紧张情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疫情管控!


因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较强但致病力减弱,大规模人群接种疫苗和个人体质因素影响,疾控、卫生系统早期快速筛查,使得一些早期感染者还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就被发现;感染后重症率和死亡率在降低,轻症或无症状比例在提高;具备传染性的无症状感染者增多,也导致了奥密克戎极易发生隐匿传播,这也是近期疫情频发的主要原因


对于新冠,对于传播力更强和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我们仍然要保持对奥密克戎毒株的警惕和重视,但别害怕。疫情从未远离,请一如既往地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戴口罩

多通风,少聚集

打疫苗,强免疫

一米线,要牢记

听指挥,不乱跑

非必要,不海淘

不信谣,不传谣


~ THE END ~





群防群控 疫不反复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