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染性疾病 > 乙类

肾综合症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with syndrome, HFRS)(以下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亚欧等国,我国为高发地区。临床主要表现有发热、充血及出血、休...

基本概况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with syndrome, HFRS)(以下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亚欧等国,我国为高发地区。临床主要表现有发热、充血及出血、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一、病原学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为负性单链RNA病毒,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双层包膜,外膜上有纤突。对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盐敏感,不耐热,高于37℃及pH 5.0以下易被灭活,56℃、30分钟或100℃、1分钟可被灭活。对紫外线、酒精,碘酒等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

(一)流行特征

1.地区性

主要分布在亚洲,其次为欧洲和非洲,美洲病例较少。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均有病例发生,目前流行趋势是老疫区病例逐渐减少,新疫区病例不断增加。

甘肃省自1983年首次报告出血热病例以来,病例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的定西、甘南、天水、平凉、陇南。80年代疫情稳定,90年代初期,先后出现了平凉市华亭县,甘南州卓尼、临潭县,定西市岷县等地的暴发流行,1993年疫情达到高峰,之后呈现低发病水平。2012年疫情小幅波动上升,2018年疫情明显高于既往发病水平。

2.季节性和周期性

其季节性表现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关。虽然四季均有发病,但有较明显的高峰季节。其中姬鼠型发病以每年11月~次年1月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家鼠型发病以3~5月为高峰。林区姬鼠型以夏季为流行高峰。甘肃省出血热疫区以姬鼠型为主,秋冬季达到发病高峰。

3.人群分布

以男性青壮年农牧民和工人发病较高,其他人群亦可发病。不同人群发病的情况与接触传染源机会多少有关。

(二)传染源

世界上有170多种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我国有67种脊椎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主要是野栖的黑线姬鼠和以家栖为主的褐家鼠。其它动物如猫、狗、家兔、家猪、猫头鹰等,但在流行中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林区则以大林姬鼠为主。由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的血液和尿液中可以分离到病毒,虽然有接触后发病的报道,但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带毒鼠类的排泄物、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2.消化道传播  进食被带毒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

3.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带毒鼠的新鲜排泄物,病毒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而侵入人体。

4.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  被带病毒的革螨、恙螨叮咬传播。

(四)易感人群

人普遍易感,在流行区隐形感染率可达3.5%~4.3%。本病二次发病者极少,故认为病后有较稳定的免疫性。

三、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

1.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

2.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

3.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

4.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

5.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6.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

7.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

8.束臂试验阳性。

四、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仍然是本病的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

五、预防控制

(一)控制传染源

防鼠灭鼠:清理住所周围鼠类生存和活动场所,采用化学药物、器械、生态(改良建筑、改善环境、断绝鼠粮)等方法灭鼠,填埋鼠洞,堵塞鼠进入室内通道。

(二)阻断传播途径

1. 皮肤伤口应及时包扎,避免被鼠的排泄物污染。

2.避免与鼠类直接接触或与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处理鼠排泄物、死鼠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3.食物或粮食要采取防鼠设施,

4.不吃生冷食物或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

5.尽量不在野外食宿。

6.在打扫卫生、整理药材,以及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7.灭螨:清除螨的孳生地,对床铺、草垫、地面、室外草丛和草堆进行药物灭螨。

(三)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接种:流行地区重点人群可以接种出血热灭活疫苗,1年后需加强注射。

科普文章

上一篇:伤寒和副伤寒
下一篇:猩红热

分享到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