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气温升高,阵发性降水和高温炎热天气交替出现,高温潮湿环境下细菌更容易迅速繁殖,加之人们在气温高时会进食较多的生冷食品,预计由细菌性致病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会明显增加。在五一小长假来临之际,提醒人们在外出活动、旅游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重点防范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同时,五月份仍需注意“麻腮风”、乙脑、诺如病毒腹泻及手足口病的预防。
一、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是人们吃了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可从以下方面做好预防:
1.应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喝烧开的水;
2.要注意生熟分开。清洗、存放或加工食品时避免交叉污染。
3.食物要烧熟煮透。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隔夜菜,如需食用,须要彻底加热;不吃生、半生水产品及不洁、不卫生、腐败食品。
4.集体单位食堂以及餐饮业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学校和单位食堂应尽量避免提供在夏季容易变质的食物。
5. 食堂从业人员应注意食品操作卫生,如发生腹泻呕吐、患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离岗。
二、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高发。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经飞沫传播。麻疹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为特征,常并发中耳炎、失明、肺炎、麻疹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三、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临床上分为获得性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CRS是由于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导致的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一系列综合征,孕妇应在怀孕初期进行风疹病毒抗体筛查。获得性风疹多发于冬、春季,发病年龄主要为儿童,但近几年青少年和成人发病数攀升。风疹以发热,出疹及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风疹患者一般症状轻微,主要为对症治疗,症状较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防止因出疹瘙痒而挠破皮肤,引起感染。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期在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发现风疹病人后应尽早隔离治疗,并进行报告,避免外出感染他人。
四、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 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中暴发。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亦可传播。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肿块以耳垂为中心,边缘界限不清,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少数病人有时可有颌下腺和舌下腺肿胀疼痛。
如何预防“麻腮风”
1.对于免疫空白的人群,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佳手段。目前我国儿童免疫程序为8月龄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或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18月龄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成人可在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情况下接种含这三种成分的二类疫苗。
2.常规预防:
①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② 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教育机构应开展晨检制度,发现有发热、出疹、腮腺肿大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满后方可入学。
③ 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不到公共场所,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每年的 6-10 月高发。近年来,由于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较高,乙脑开始向大年龄推移,成人及中老年病例增加。
传染源
乙脑是人畜共患病,人、猪、牛、马、鸡、鸭、鸟等均可感染乙脑病毒。其中猪(尤其是仔猪)是乙脑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乙脑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主要为三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兼吸人血和动物血,常常在黄昏后和黎明前活动。
易感人群
未接种过乙脑疫苗或未感染过乙脑病毒的人均可能患上乙脑。 绝大多数的易感者被携带有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后不发病,呈隐性或亚临床感染,少数易感者会出现显性感染。
主要症状
乙脑急性起病,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病初期患者体温急剧上升,并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嗜睡或精神倦怠,随着病程发展,患者的意识障碍会明显加重,出现昏睡、昏迷,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少数重症患者半年后仍有后遗症。
如何预防
1、接种乙脑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儿童可免费接种两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为 8 月龄和 2 周岁。成人可自愿自费接种乙脑疫苗。
2、灭蚊防蚊也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灭蚊要强调一个“早”字,要组织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在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提倡不露宿。
六、诺如病毒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症状以呕吐、恶心、腹泻为主,也伴有腹痛、头痛、发热等,中小学生和幼儿感染常以呕吐为主要表现(先吐后泻)。患者一般为轻症,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可能出现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因此容易在学校和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内,以及养老院、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等场所引起暴发疫情。
诺如病毒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1.食用、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或者接触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品;
3.吸入患者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的飞沫。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
2.做好食品卫生,案板刀具和餐具等应生熟分开,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海鲜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
3.注意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桶装水应选用卫生合格的产品。
如何控制诺如病毒传播?
1.诺如病毒感染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者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2.学生、老师、食堂工作人员等在患病期间应主动居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会少量排出病毒,所以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还应再隔离2天。
3.发生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病人呕吐物、粪便如何消毒?
选用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 有效氯浓度应为5000mg/L~10000mg/L。
1.用纱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清理的污染物在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处理。厕所马桶可倒入足量的消毒液作用30分钟以上。
2.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以及盛放污染物的容器等都必须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集体单位打扫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3.清理粪便、呕吐物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七、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自2008年5月法定报告以来,全国每年报告病例数在百万例以上,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根据既往流行规律,我省4-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粘膜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斑丘疹、疱疹,也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儿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绝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孩子,可能会发展为重症,极个别甚至死亡。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GSCDC========
转载请注明来源:
甘肃疾控(微信号:GSCDCWX)
上一篇:2019年全国疟疾宣传日
下一篇: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