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今日夏至 | 万物向阳生,养生有妙处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4-06-21        打印文章       字体:[        ]





今天,我们迎来夏至节气。

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

夏至,是属于蓝天,绿意,与蝉鸣的日子;

夏至,是一段满载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光阴。

走进夏至,关注养生。

(想快速了解本文内容,可至底部查看~)



养生要点

夏至是自然界阴阳交替变化的关键节点。此时,自然界中的阳气达到鼎盛,初阴始生。人体也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之变化,阳气浮越于外而渐衰,阴气始生于内而渐盛。夏至养生,应注意顺应节令特点,调整阴阳、防病治病。


夏至养生睡2觉

夏至昼长夜短,养生也应效法自然,调整作息,夜卧早起,以使阳生阴长、气机调畅。

此时要注重睡好“子觉”和“午觉”,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子是指半夜,午是指正午。

传统医学认为,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较弱,“阳气尽则卧”,可养阳。

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此时阳气最盛,阴气最弱,“阴气尽则寐”,午间睡半个小时左右,可护阴。

夏至起居有3忌

夏至时节,人体阳气的特点是阳盛于外,聚集于体表向外发散,相对体内的阳气较少。

若此时过于贪食生冷食物,易使寒邪直中脏腑,损伤脾胃功能,引起消化不良、胃肠痉挛、腹痛、腹泻等疾病。

对于女性而言,若脾胃无法运化寒凉之品,加之外部湿气弥漫,很容易形成寒湿留在体内,会造成白带增多,人困体乏等症状。

若寒邪潜入四肢经络,还会损伤人体阳气,引发肩颈疼痛、腰椎病、骨关节炎、风湿等疾病。

因此,夏至养生一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二忌冷水洗浴;三忌夜卧贪凉。

同时注意饮食清淡,不食肥甘厚味,可以经常食用扁豆、薏米粥等一些祛湿的食物,南方的朋友可以适当吃些辛辣食物,以发散湿气。





夏至消暑有4汤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体排汗量增多,体内损失的水分较多,多食汤水有助于补充人体津液、消暑祛火。


1、山楂酸梅汤

做法:山楂片若干,酸梅50克,白菊花、白糖适量。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功效:消食健胃,活血化瘀。

适应人群:口干、口淡无味,不欲饮食者。


2、绿豆汤

做法:绿豆若干放入凉水内浸泡半小时,搓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并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熬煮15~20分钟,煎煮时不停搅拌,缺水时可适当加凉水。绿豆煮开花后,撇去浮沫,晾凉后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消暑。


3、冬瓜汤

做法:冬瓜250克,火麻油1小勺,食盐1小勺,花椒、姜适量。冬瓜洗净切片入锅中,加水后放入姜片、花椒粒,大火煮开转中火,将冬瓜煮熟,然后放入2滴火麻油、少许食盐调味后出锅。晾温后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


4、三豆汤

做法:取赤小豆、绿豆、黑豆各20克,洗净浸泡2小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豆子开花后也放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可一周喝两次。

功效:解暑清热,防暑降温。





夏至养生缓运动


夏至过后,三伏将至。

此时气候炎热,运动锻炼可适当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舒缓的运动项目,这有助于保持欢快、舒畅的心情,使身体气机畅达。

但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

此时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否则将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也可损阳。

同时,还要注意调养精神,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从而神清气和、心胸宽阔、精神饱满。

若情绪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调,郁而化“火”更伤阳气。





夏至养生点2穴

1、点按极泉穴

取穴:上臂外展,在腋窝正中,动脉搏动处。

手法:以拇指指尖点按极泉穴2~3分钟,以微感胀痛为宜。

功效:极泉穴属手少阴心经,经常按摩此穴,能起到温通心阳的作用,也可促进新陈代谢。


2、揉按期门穴

取穴:坐位或者仰卧位,自乳头垂直向下摸两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手法:用双手拇指按揉期门穴36次,力度适中。

功效:期门穴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经常按摩此穴,可疏肝理气、排毒解热。





小贴士

民间素有“六月的羊肉赛人参”“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

夏至是培补阳气的好时节,对于平素怕冷、手脚冰凉,或是受寒不适的人,吃羊肉可以起到以热逼寒、发汗排毒等作用。

此外,夏至还可以多喝一些姜枣茶,取姜三片、大枣三颗、红糖适量,煮沸,代茶饮,以预防过用冷气带给身体的伤害。





本文重点在这里


夏至养生,应注意顺应节令特点,调整阴阳、防病治病。

①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午睡时间保持半小时左右。

②夏至养生一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二忌冷水洗浴;三忌夜卧贪凉。

③夏至养生缓运动,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



夏至消暑有4汤:

①山楂酸梅汤

②绿豆汤

③冬瓜汤

④三豆汤(赤小豆、绿豆、黑豆)



夏至养生点2穴:

①点按极泉穴:上臂外展,在腋窝正中,动脉搏动处。

②揉按期门穴:坐位或者仰卧位,自乳头垂直向下摸两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GSCDC


文字来源:

中国中医

校对:

刘蓉茸

审核:

陈发青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