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手足口病高发期 重点关注低龄患儿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4-06-14        打印文章       字体:[        ]


手足口病高发期

重点关注低龄患儿



手足口病也称“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它是一种好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学龄前儿童为高发人群,可多次发病。


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食欲不振、口痛、口腔内出现疱疹、手足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多数在一周左右痊愈;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五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肺水肿等,极少数病情危重者可致死亡。




01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02

手足口病重症的早期识别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警惕孩子可能为手足口病重症,需立即带孩子前往县级以上定点医院就诊: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

3.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4.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


出现重症表现  应当立即就医


家长篇

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家长和儿童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还要注意居室经常开窗通风,勤晒衣服;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餐具应充分清洗、消毒。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托幼机构篇

一定要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遵守缺勤登记及停班、停园等规定。发现可疑患儿,立即采取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



GSCDC


撰稿:苟发香

校对:周煜皓

审核:陈发青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