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戒烟,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却不能?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1-06-02        打印文章       字体:[        ]

2021年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主题为“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戒烟”,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却不能?


侥幸心理,戒或不戒都一样?

1

没有意识到吸烟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依赖认定为一种慢性疾病。吸烟百害而无一利。吸烟不仅危害自身健康,产生的二手烟更是危害他人健康。吸烟产生的烟草烟雾中,已发现数百种成分对人体有害,包括至少69种致癌物、多种有害气体、多种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以及导致烟草依赖的尼古丁。正是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作用于机体,才造成吸烟者更易发生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


2

以偏概全,忽略戒烟的效果


不选择戒烟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托词:有人吸了一辈子的烟也没事。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科学证据表明,每两位吸烟者中就有一位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你所知道的吸烟一辈子也没事的人只是“幸存者”,而那些因吸烟早死的人你可能认为他们是因某种疾病早早失去生命,而忽略了吸烟在其中的影响作用。你确定自己在吸烟这件事上会是幸运者吗?其实,早戒烟,早受益。研究发现:戒烟1天,一氧化碳将从肺部排除,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戒烟1年,冠心病发病风险降低50%;戒烟5年,中风的发病风险下降至不吸烟者的水平。

烟瘾太重,要戒掉太难?

1

对自己的烟瘾大小缺乏科学判断


临床大夫通常使用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FTNO)来评估烟瘾大小。你也来测一测吧:


一般情况下,尼古丁低度依赖的吸烟者较容易戒烟。如果你的总分值超过6,就属于高度依赖者,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戒烟成功,也需要得到更多专业的戒烟帮助。

2

对造成烟瘾重的“元凶”认识不足


烟草当中的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物质,是造成烟瘾的真正“元凶”,其成瘾性仅次于海洛因和可卡因。戒烟初期,由于缺乏尼古丁刺激,于是多巴胺释放减少,会引起吸烟渴求、焦虑、抑郁、不安、头痛、唾液腺分泌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症状,这些戒断症状在戒烟最初14天内表现最为强烈,之后逐渐减轻消失,持续时间为1个月左右。尼古丁成瘾是造成复吸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你仅凭意志力戒烟,也就是干戒,多数都需要经过10-14次的尝试才可能戒烟成功。

想戒,但就是反复戒不掉?


1

戒烟不是一时兴起

你可能缺少科学规划


研究表明,如果仅有戒烟意愿,而没有科学规划,靠一时兴起干戒,一年的戒烟成功率仅为3%-5%。因此,如果你有戒烟意愿,选好戒烟日(从这一天开始就一支烟也不吸了),这个日期应该在未来的1周或2周内,你需要在这期间做好戒烟准备,比如要找好应对戒断症状的办法,并要防止复吸的发生等。大多数人喜欢采取“逐渐减量法”戒烟,以缓解直接戒断带来的不适,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持续时间较长,往往不容易坚持,戒烟失败率很高,反而成了吸烟者放弃戒烟的借口。


2

也许你需要戒烟帮助


戒烟过程中意志力是必须的。同时对于烟龄长、烟瘾重、反复戒反复失败者鼓励寻求戒烟帮助或使用戒烟药物来减轻戒烟过程中的不适症状,增加戒烟成功的几率。



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不要再为戒烟找借口了,承诺戒烟吧!
相信每一个正在努力尝试戒烟的你,都能通过科学的戒烟方法早日摆脱烟瘾的控制,拥有健康、崭新的人生。


往期推荐



世界无烟日 | 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

关注肺健康 防患于未然

爱孩子,就给孩子创造无烟健康的家庭环境

保护青少年 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小小一支烟  危害万万千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