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是发展为糖尿病的 必经阶段,此阶段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并积极进行干预是预防发展为糖尿病的关键。中医特有的“治未病”思想正好契合这一要求,将其运用于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将会发挥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在《黄帝内经》时期,中医已经对糖尿病(消渴)的疾病进展有着系统的认识。中医将消渴的前期称为“脾瘅”,认为过食肥美而致中满内热是脾瘅主要的病因病机。《黄帝内经》中对“脾瘅”病的论述,理、法、 方、药具备。考其病因、病机,脾瘅与现代所称糖尿病前期相当,其形成机制是脾气郁遏、蕴而化热,在谈及脾瘅预后时《素问·奇病论》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脾瘅如不及时干预,可以转为消渴,进一步证明“脾瘅”相当于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阶段。
中医“治未病”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的重点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糖尿病前期就是糖尿病的“未病”阶段,这一阶段的患者如能及早干预则有可能恢复至正常糖代谢水平。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治未病思想,通过辨体指导饮食调节、情志调养、合理运动、平衡阴阳气血来全方位改善血糖失衡的体内环境,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素问·奇病论》指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了消渴病(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机理是由于过量饮食、过食肥甘导致肥胖,进而引起“内热”、“中满”转为“消渴”。因此,饮食有节而清淡,乃养生之本。《素问·藏气法时论》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教导人们合理搭配饮食,不要偏食,才能有益健康。粮食、肉类、蔬菜、果品等应合理搭配,做到饮食清淡。饮食有节,不过饱过饥,不偏嗜五味,脾胃俱强,痰浊无以生,此乃“治未病”思想在预防糖尿病临床实践中之根本。
此外,还可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体质类型选择食物。如阴虚质的人群,可以食用鸭肉、蜂蜜等甘凉、滋润的食物;痰湿质的人群,可以食用萝卜、山药等健脾、利湿的食物,煲汤时可加入山楂、陈皮等中药材;湿热质人群可食用绿豆、苦瓜等食物,可饮绿茶、苦丁茶等,少食辛辣、燥热食物。
中医强调情志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指出 : “怒气上逆……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消渴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常有抑郁、悲怒等情志所伤,不良的情绪刺激可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儿茶酚胺作用于胰腺B细胞,将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
现代社会的高节奏生活,使很多人产生紧张情绪,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状态,他们忽略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导致不少人都与亚健康相伴,最终发展成慢性病,糖尿病呈高发趋势。《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精神调养,避免情绪过激,压力过大,才能保持体内正气充沛,防治病邪侵袭人体。因此,调畅情志,缓解压力也是现代社会防治糖尿病的有效途径。根据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体质和心理特点,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如阴虚质的人,多思虑过度,应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户外活动和集体活动;痰湿质的人,常忧思过度,应强调疾病可防可治,鼓励参加文娱活动;湿热质的人,性格暴躁,容易愤怒,应向其阐述不良情绪危害,以增加其耐心。
运动是最为方便、经济的控制血糖的方法,积极的运动不仅能减重降脂,更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控制血糖。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高强度运动,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防出现低血糖反应。有研究显示,采用每周3次、每次50 min的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或抗阻运动,能显著调节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浆代谢物,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空腹血糖基本下降至正常。
最为常见的运动方式有跑步、游泳、快走及抗阻运动,我国传统的健身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也能起到很好的降糖效果,值得在社区中推广。也可以根据体质的类型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如阴虚质的人应以运动量小的运动为主,比如八段锦、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而耗散津液;痰湿质和湿热质的人群可长期坚持适当强度的运动,体重超重的群体应积极减肥,将体重指数调整至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