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营养健康观念的增强,新鲜的果蔬已然成为了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伴随着水果蔬菜的热销,“农药残留”也成为了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食品安全问题,那么什么叫做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农药使用后一段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的食品,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降低人体免疫力,对人体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如果残留量过大,将会导致急性中毒。 常用农药有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类型。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三种途径:
(1)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喷施在作物的根茎叶和果实表面,部分农药可进入植物组织的内部,给农作物带来污染;
(2)农产品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一般来说,仅有少量的农药会被作物表面吸附从而发挥作用,其余大部分均在喷洒过程中以雾滴和微粒的形式分散于大气,或直接散落在地面、土壤和水体,使得农作物产生了二次污染;
(3)通过生物富集与食物链吸收。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体内累积的能力,而食物链吸收则是指,动物体吞食有残留农药的作物或者生物后,农药在生物体间发生转移的现象。
2016年,国家颁布了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该标准于2017年6月18日起实施,制定了433种农药4140项最大残留限量,2019年8月,国家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9)将于2020年2月正式实施。随着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农药的合理合规使用,蔬菜的质量控制,以及食用环节有效清洗,农药残留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